認識頸動脈阻塞風險
頸動脈負責供應腦中約三分之二的血液,以手觸摸側頸部約在喉結旁兩指幅處即可感覺到它的脈搏。當頸動脈產生動脈粥狀硬化時,腦中風的危險性也隨著上升,而且其機會是隨著狹窄嚴重的程度而增加。目前可以用超音波檢查偵測頸動脈狹窄的程度,因此可以早期治療。
頸動脈狹窄的原因及重要性
頸動脈狹窄是導致梗塞性腦中風發生的重要致病機轉,頸動脈狹窄引起腦梗塞部分是因為嚴重狹窄導致腦血流不足,或是因為動脈硬化斑破裂產生的栓子(emboli) 阻塞遠端腦血管。頸動脈狹窄是大多是因為動脈粥狀硬化(內膜包著厚厚的脂肪及斑塊堆在血管內)所造成的,動脈粥狀硬化並非一朝一夕形成,好比水溝受到淤泥堆積,影響流速,如果阻塞了,就可能產生腦中風。而動脈硬化大多可能因為沒有良好控制的高血壓造成血管內膜彈性變差、糖尿病、高血脂、高膽固醇、抽菸、飲食習慣不良、 肥胖、未規律運動等等因素,經年累月慢慢形成;少部分可能因為動脈內膜發炎、剝離所引起的。
三高: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統稱為三高,有三高的患者罹患動脈粥狀硬化的機率較高,
抽菸:香菸含有尼古丁成分,會加速動脈硬化,使血液黏稠,容易引發頸動脈阻塞。
肥胖:長期肥胖會使脂肪斑塊堆積於血管壁,使其硬化,造成頸動脈阻塞。
頸動脈狹窄可能出現的症狀
包括有頭痛、頸部酸痛、僵硬、暫時不能移動、暫時不能講話、暫時性失去視力、失去記憶、痴呆、眩暈等等。頸動脈狹窄分為有症狀與無症狀兩種,症狀性頸動脈狹窄是指最近(6個月)在頸動脈狹窄同側出現過腦血管缺血的症狀,如:對側肢體無力、麻痺、口齒不清、步態不穩、暫時性單眼失明等短暫性或持續的症狀。頸動脈狹窄依其嚴重的程度可區分為輕微狹窄:小於50%的血管狹窄、中度狹窄:50-70%、嚴重狹窄:大於70%;醫學研究發現頸動脈狹窄越嚴重,造成腦中風的危險性也就愈高,每100個有症狀性的頸動脈嚴重狹窄的病人,每年就會有10-15人會發生腦中風。無症狀性的頸動脈嚴重狹窄,雖然發生缺血性中風的危險相對較低,每年也有2~4%。
頸動脈狹窄的檢查
傳統上,標準診斷頸動脈狹窄的工具為血管攝影,能精確指出狹窄的程度和位置,但血管攝影為一項侵入性檢查且具有潛在危險性。而非侵入性檢查工具則包括頸動脈杜卜勒超音波(CarotidDuplex Ultrasonography, DUS)、電腦斷層血管攝影(Computed-TomographicAngiography, CTA)、非顯影劑腦血管核磁共振(non-contrast enhance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和含顯影劑腦血管核磁共振(Contrast-enhanceMRA, CEMRA)。各種影像學檢查當中,DUS通常用作第一線篩檢工具,其檢查費用便宜、不具有輻射線和不需使用顯影劑為最大優點,但是和其他影像學檢查比較,DUS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皆較低。
頸動脈狹窄的危險因子之控制及預防
首先所有頸動脈狹窄的患者除了生活習慣調整(如戒菸、適度運動等)及飲食控制外,皆應先做好危險因子的控制,再配合藥物治療或介入治療,建議如下:
高血壓:有頸動脈狹窄的高血壓患者建議血壓控制在140/90mm Hg以下。
高血脂:降血脂第一線用藥建議以statin類為主,有頸動脈狹窄的患者應將低密度膽固醇(LDL)控制在100mg/dL以下;有糖尿病或曾經罹患缺血性中風的病人,LDL應控制在70mg/dL以下(level of evidence B)。
糖尿病:良好的血糖控制已被證實對糖尿病患者能有效降低微小血管的病變,包括視網膜病變、腎病變和神經病變;對於第一型糖尿病患者亦能降低大血管的病變(macrovascular disease)。
飲食均衡:飲食上多吃蔬果和全穀類、多吃深海魚肉、多攝取大豆蛋白質,減少飽和脂肪、熱量和鹽分。
戒菸:香菸的尼古丁會導致動脈硬化,研究顯示,戒菸3年的人,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會降為和一般人相等。
運動、避免肥胖:肥胖族群的血脂較高,易產生血管阻塞,建議養成規律運動習慣,運動不只能培養好的體態,還能強化心肺功能。
頸動脈狹窄是大多是因為動脈粥狀硬化所造成的,頸動脈硬化是全身動脈硬化的指標,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頸動脈狹窄是一個後續會發生腦中風的重要危險因子,尤其當在超過50%狹窄時。根據統計,頸動脈嚴重狹窄是造成缺血性中風的主要原因之一,約佔所有缺血性腦中風的1/4。
事實上,多數的血管疾病都需藉由臨床醫師的警覺及影像學的檢查才能及早發現。我們建議40歲以上的成年人,如有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抽煙等),應在健康檢查中,加入超音波做頭頸部血管篩檢,當有異常現象發生時,再以磁振造影等檢查做更進一步確認,以預防重於治療的方式來看待腦中風。
檢測一下是否有頸動脈風險?點選下面連結>>
https://www.surveycake.com/s/nZv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