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羅盤
眼見為憑?

《眼見為憑, 孔子所看到真相是⋯⋯?》
《呂氏春秋》裡有一段, 講孔子周遊列國,
曾因兵荒馬亂, 旅途困頓,
三餐以野菜果腹, 大家已七日沒吃下一粒米飯。
一天, 顏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煮飯,
飯快煮熟時, 孔子看到顏回掀起鍋蓋,
抓些白飯往嘴裡塞,
孔子當時裝作沒看見,也不去責問。
飯煮好後, 顏回請孔子進食,
孔子假裝若有所思地說:
"我剛才夢到祖先來找我,
我想把乾淨還沒人吃過的米飯,
先拿來祭祖先吧!"
顏回頓時慌張起來說:
"不可以的,這鍋飯我已先吃一口了,
不可以祭祖先了。"
孔子問:"為什麼?
" 顏回漲紅臉,囁囁地說:
"剛才在煮飯時, 不小心掉了些染灰在鍋裡,
染灰的白飯丟了太可惜, 只好抓起來先吃了,
我不是故意把飯吃了。"
孔子聽了,恍然大悟,
對自己的觀察錯誤,反而愧疚,
抱歉地說: "我平常對顏回已最信任,
但仍然還會懷疑他, 可見我們內心是最難確定穩定的。
弟子們大家記下這件事,
要了解一個人,還真是不容易啊!"
所謂知人難,相知相惜更難。
逢事必從上下、左右、 前後各個角度來認識辨知,
我們主觀的了解觀察, 只是真相的千分之一,
單一角度判斷, 是不能達到全方位的觀照的!
當你要對一個人下結論的時候,
想想: 真的你所看到的才是事實嗎?
還是你只從一個面, 一個點,去觀察一個人呢?
大多數的人根本不了解 對方的立場與困難的時候,
就已經給了對方下評語了,
更何況是在有利益衝突下的場合。
現今的人們擁有高學歷高知識,
卻往往過度仰賴高知識,
而忘了讓自己在智慧上成長。
很多事信者恆信, 不信者恆不信,
要客觀地跳出成見, 才有機會接近真相。
連孔聖人也會對自己最信任的弟子起疑心,
更何況我們呢?
我們是不是也常常因為 “親眼所見、親耳所聞”,
對他人產生了某種印象,
從而為他人打上某種“標簽”呢?
孔聖人可以當下就用智慧,
輕易了解真相,消除誤會,
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呢?
還有一個玩笑故事:
小菁因有公事到日本出差一個禮拜,
老公就獨自留守在台北的家中。
每天小菁會不定時的打個電話回家問好,
晚上還要和先生電腦視訊三十分鐘。
小菁辦完公事後,提早一天回來。
沒通知老公,半夜回家,
輕悄悄的預備給先生一個驚喜。
小菁慢慢推開房門, 見床上有四隻腳伸出被外!
頓時醋桶大發, 抓起床頭防小偷的打狗棒,
往床上一頓毒打…
打了一陣, 累到打不動,
床上也沒動靜了便下樓去休息一下。
下樓後只見先生在後陽台抽煙休息!
先生看到她回來,連忙把煙熄掉,
過來抱她, 還說:
「小聲點!妳爸媽來了。 睡在我們房裏。」
...... ⋯⋯⋯⋯⋯⋯⋯⋯⋯⋯⋯⋯⋯⋯⋯⋯
《生命羅盤》
有多少人, 因為自己的“親眼所見”,
從此耿耿於懷, 甚至懷恨在心......
可悲的是,一輩子誤會,
其實是自己“看錯了”?!
兩個人交流時, 其實是6個人在交流:
你以為的你,你以為的他,
真正的你﹔ 他以為的他,
他以為的你, 真正的他。
你想,這裡邊會有多少誤會,
會有多少誤解? 你總在和“你以為的他”交流,
你知道“真正的他”的想法嗎?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人有三樣東西是無法挽留的:
生命、時間和信任的愛,
你想挽留,卻漸行漸遠。
人有三樣東西是不該回憶的:
災難、死亡和失去的愛,
你想回憶,卻苦不堪言。
人有三樣東西是不該揮霍的:
身體、金錢和所有人對你的愛,
你想揮霍,卻得不償失。
感恩珍惜每一天,獻給最優秀的你!
分享《生命羅盤》行銷力、
生活正面能量、幸福的、行動的.....
讓更多朋友把愛與關懷傳出去⋯
●請點閱以下連結: http://line.me/ti/p/%40lifeceo
到右上角點房屋點一下,
即可到動態“主頁”看完整文章哦… ~
分享讓您快樂、感恩讓您幸福
《呂氏春秋》裡有一段, 講孔子周遊列國,
曾因兵荒馬亂, 旅途困頓,
三餐以野菜果腹, 大家已七日沒吃下一粒米飯。
一天, 顏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煮飯,
飯快煮熟時, 孔子看到顏回掀起鍋蓋,
抓些白飯往嘴裡塞,
孔子當時裝作沒看見,也不去責問。
飯煮好後, 顏回請孔子進食,
孔子假裝若有所思地說:
"我剛才夢到祖先來找我,
我想把乾淨還沒人吃過的米飯,
先拿來祭祖先吧!"
顏回頓時慌張起來說:
"不可以的,這鍋飯我已先吃一口了,
不可以祭祖先了。"
孔子問:"為什麼?
" 顏回漲紅臉,囁囁地說:
"剛才在煮飯時, 不小心掉了些染灰在鍋裡,
染灰的白飯丟了太可惜, 只好抓起來先吃了,
我不是故意把飯吃了。"
孔子聽了,恍然大悟,
對自己的觀察錯誤,反而愧疚,
抱歉地說: "我平常對顏回已最信任,
但仍然還會懷疑他, 可見我們內心是最難確定穩定的。
弟子們大家記下這件事,
要了解一個人,還真是不容易啊!"
所謂知人難,相知相惜更難。
逢事必從上下、左右、 前後各個角度來認識辨知,
我們主觀的了解觀察, 只是真相的千分之一,
單一角度判斷, 是不能達到全方位的觀照的!
當你要對一個人下結論的時候,
想想: 真的你所看到的才是事實嗎?
還是你只從一個面, 一個點,去觀察一個人呢?
大多數的人根本不了解 對方的立場與困難的時候,
就已經給了對方下評語了,
更何況是在有利益衝突下的場合。
現今的人們擁有高學歷高知識,
卻往往過度仰賴高知識,
而忘了讓自己在智慧上成長。
很多事信者恆信, 不信者恆不信,
要客觀地跳出成見, 才有機會接近真相。
連孔聖人也會對自己最信任的弟子起疑心,
更何況我們呢?
我們是不是也常常因為 “親眼所見、親耳所聞”,
對他人產生了某種印象,
從而為他人打上某種“標簽”呢?
孔聖人可以當下就用智慧,
輕易了解真相,消除誤會,
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呢?
還有一個玩笑故事:
小菁因有公事到日本出差一個禮拜,
老公就獨自留守在台北的家中。
每天小菁會不定時的打個電話回家問好,
晚上還要和先生電腦視訊三十分鐘。
小菁辦完公事後,提早一天回來。
沒通知老公,半夜回家,
輕悄悄的預備給先生一個驚喜。
小菁慢慢推開房門, 見床上有四隻腳伸出被外!
頓時醋桶大發, 抓起床頭防小偷的打狗棒,
往床上一頓毒打…
打了一陣, 累到打不動,
床上也沒動靜了便下樓去休息一下。
下樓後只見先生在後陽台抽煙休息!
先生看到她回來,連忙把煙熄掉,
過來抱她, 還說:
「小聲點!妳爸媽來了。 睡在我們房裏。」
...... ⋯⋯⋯⋯⋯⋯⋯⋯⋯⋯⋯⋯⋯⋯⋯⋯
《生命羅盤》
有多少人, 因為自己的“親眼所見”,
從此耿耿於懷, 甚至懷恨在心......
可悲的是,一輩子誤會,
其實是自己“看錯了”?!
兩個人交流時, 其實是6個人在交流:
你以為的你,你以為的他,
真正的你﹔ 他以為的他,
他以為的你, 真正的他。
你想,這裡邊會有多少誤會,
會有多少誤解? 你總在和“你以為的他”交流,
你知道“真正的他”的想法嗎?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人有三樣東西是無法挽留的:
生命、時間和信任的愛,
你想挽留,卻漸行漸遠。
人有三樣東西是不該回憶的:
災難、死亡和失去的愛,
你想回憶,卻苦不堪言。
人有三樣東西是不該揮霍的:
身體、金錢和所有人對你的愛,
你想揮霍,卻得不償失。
感恩珍惜每一天,獻給最優秀的你!
分享《生命羅盤》行銷力、
生活正面能量、幸福的、行動的.....
讓更多朋友把愛與關懷傳出去⋯
●請點閱以下連結: http://line.me/ti/p/%40lifeceo
到右上角點房屋點一下,
即可到動態“主頁”看完整文章哦… ~
分享讓您快樂、感恩讓您幸福